今天,我们再走长征路,就是要追寻初心、坚守恒心、引发信心,凝聚起万众一心斗争新时代的精神力量
我们不可遗忘党的初心和使命,不可遗忘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,长征永远在路上,长征永远在脚下
历史是一直向前的,要抵达理想的彼岸,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蹊径一直前进
江西赣州,于都河畔。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里,摆设着红军战士谢志坚的一双芒鞋。前不久,习近平总书记旅行纪念馆时,在这件展品前停下脚步、注视许久,回忆红军长征这一震天动地的革命壮举、叱咤风云的人世事业。
85年前,红军战士脚穿芒鞋,夜渡滔滔于都河,最先了万里长征。血战湘江,四渡赤水,强渡大渡河,飞夺泸定桥,翻雪山,过草地……翻山越岭、九死一生,红军战士用生命和热血绘就了改变中国前途运气的史诗。85年后,正是新中国建设70周年。6月11日,“壮丽70年·斗争新时代——记者再走长征路”主题采访活动在江西于都、瑞金和福建长汀、宁化启动。记者们带着情绪、带着思索、带着责任,重新踏上这一段征程,通过与历史的共识、与现实的对话,探寻红色政权是从那里来的、新中国是怎么建设起来的,探索中国共产党为什么“能”、马克思主义为什么“行”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“好”的谜底。
今天,我们再走长征路,就是要追寻初心、坚守恒心、引发信心,凝聚起万众一心斗争新时代的精神力量。在江西,豪爽宣示“我们将高举革命的旌旗,继往开来,重整行装再出发”;在贵州遵义,嘱咐解说员告诉各人“我们党是怎么走过来的”;在宁夏固原将台堡,意味深长地说“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”……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的“红色足迹”,昭示着“行程万里,不忘初心”的刻意,坚定着“心中有信仰,脚下有力量”的信心,砥砺着“新长征路上,每一其中国人都是主角、都有一份责任”的恒心。我们不可遗忘党的初心和使命,不可遗忘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,长征永远在路上,长征永远在脚下!
6月,“不忘初心、切记使命”主题教育在全党开展。今年是新中国建设70周年,也是我们党在天下执政第七十个年头,在这个时刻开展这次主题教育,正当其时。长征这一场理想信心的远征,正承载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。又一次走上长征路,也正是要感悟初心的力量、使命的分量。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讲述“半床棉被”的故事:长征途中,3名女红军借宿湖南汝城县沙洲村徐解秀老人家中,临走时,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。老人说,什么是共产党?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,也要剪下半条给老黎民的人。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,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,为中华民族谋再起。岂论时代怎样转变,岂论条件怎样转变,初心如磐、使命在肩,才华用理想之光照亮斗争之路,用信仰之力开创优美未来。
“时代变了,条件变了,我们共产党人为之斗争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。”驻足新时代,面临海内刷新生长重任,面临国际形势风云幻化,需要跨越的“雪山”“草地”尚有许多,需要征服的“娄山关”“腊子口”尚有许多。实现伟大的理想,历来就没有平展的大道可走。一切妄想逍遥、不肯继续艰辛斗争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,一切自满自满、不肯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。一经,要突破革命蹊径上的围追切断,必需“不怕牺牲、扫除万难去争取胜利”;现在,捉住生长的主要战略机缘期,风雨不动安如山,“最主要的照旧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”。以理想为魂、以信心为魄,不忘初心、切记使命,我们就一定能在新的长征路上跑好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。
历史是一直向前的,要抵达理想的彼岸,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蹊径一直前进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只要我们坚持坚定理想信心和顽强革命意志,就能把一道道坎都迈已往,什么陷阱啊,什么围追切断啊,什么封闭线啊,把它们通通抛在死后!”不忘来时路、走好未来路,让我们沿着革命先进们开发的蹊径继续坚定地走下去,走向更绚烂的未来,走向更优美的明天。(李洪兴)